第484章 他日我登极乐,汝亦坐莲台!(1 / 4)

致命武库 陈风暴烈酒 2918 字 1个月前

第484章 他日我登极乐,汝亦坐莲台!

当啷~

当啷~

敲击铁皮的清脆声音,从远处传来。

天地之间,灰灰蒙蒙,阴暗一片。

空荡荡的青石板上被迷雾所遮笼,粘稠的黑暗天幕之下,远处却又有一盏灯,带来些微的光源。

“哪儿来的声音?”

一白面书生循声而去,忽地脚步僵住,“不对,我不是该送荆公返乡的吗?此处是何地?吾为何在此?”

“荆公?”

“荆公!!”

这人就是执弟子礼的惠卿,他着一袭长袍,一路护持恩师,从东京转金陵,并不走水路行官船,而是微服打听两岸民生。

此后持新法益坚,与民争利。

祖制纷更,万民失业,宋家天子本就摇摇欲坠的江山,更是在风雨中迭荡。

“啪叽”

他爬起来,摇头晃脑道,总觉得有一股莫名的怪异。

却罕有鬼神知晓,这黑山老妖曾经也有转世为人的经历,投效于荆公门下的一段公案。

那一行诗路上血迹斑驳,尤其是惠卿两字,猩红粘稠。

直把书生吓得一屁股倒坐在污水摊中。

惠卿就是白面书生的字。

白面书生就是惠卿,他记得明明是护持荆公在侧,怎么一眨眼人就没了?

自此,王安石激流勇退,辞官而归。

蓦地瞧见。

荆公设下七七四十九日斋醮。

阳间世人皆呼为拗相公。

王安石不听,一众名臣辞官而去。

阴间之中,关于黑山老妖的传闻大多鬼神只知晓其最初身份,是黑罗刹,阴间第一只凶鬼。

再加上他性子执拗,主意一定,仙佛菩萨也劝他不转。

后来地府有一位大能,直接拘走了王安石的爱子。

“富韩司马总孤忠,恳谏良言过耳风。”

民间怨声载道,天变迭兴!

荆公自以为是复倡为三不足之说。

猩红的字体,墙角杂乱的涂鸦,无一不充斥在那白面书生视线之中。

正值此时。

“天变不足畏,人言不足恤,祖宗之法不足守。”

按照当时的规矩。

为何竟透露着一股浓浓的不祥之感。

待此间事毕,荆公梦游地府,见儿子王雱荷巨枷约重百斤,蓬首垢面,流血满体,站在阴曹地狱大门之外。

“只把惠卿心腹待,不知杀羿是逢蒙!”

“不对,不对。”

似乎有哪里出了问题,可他却偏偏想不起来。

“周公恐惧流言日,王莽谦恭下士时。假使当年身便死,一生真伪有谁知!”

早年文彦博、韩琦许多名臣,先夸佳说好的,到后来也自悔失言,一个个上表争论。

再一转角。

王安石倒是相中了江宁府,此地富足,足以安居养老。

还有墙上的这些字?

王安石既为首相,与神宗天子相知,言听计从,立起一套新法。

但凡是宰相解位,那么都要挂一个府君的职衔。

其子哭诉道:“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,不思行善,专一任性执拗,行青苗等新法,蠹国害民,怨气腾天。儿不幸阳禄先尽,受罪极重,非斋醮可解。父亲宜及早回头,休得贪恋富贵……”

待回乡途中,王安石只带了一人。

白面书生一边小跑一边大喊起来,脚边趟过一摊污秽,书生理了理袍子,下意识瞥了一眼墙角,大片皲裂的墙皮上竟还写着一行行字来。

是哪几样新法?

农田法、水利法、青苗法、均输法、保甲法、免役法、市易法、保马法、方田法……就不一一细说,专说实行新法之后。

那土灰掩映的壁上又刻一行血书。

当啷。

当啷。

声音更为清脆,远方雾中竟透出一道灰蒙蒙的人影来。

白面书生循声望去,见一执锡杖的和尚,出现在视线尽头。

其右手还提着一盏明灯。

“呼。”

白面书生长舒了一口气,连忙跑上前去说道:“这位……”

话刚一出口,声音戛然而止,只因那僧人面容实在是殊胜(怪异),天灵盖凸起,两耳垂肩,双目失明,只留两个黑洞洞的眼眶,走起路来,微微有几分跛脚……

僧人直挺挺地过来,并不相让,白面书生呆愣住,眼瞅着鼻尖都快对上。

他连忙一侧身,让开路来。

不知为何,他竟从僧人身上感到一股莫名的恐惧感。

自己见到的好像并非活人,而是一口不见底的深渊。

那黑窟窿般的眼眶中,似埋藏比十八层地狱还要深邃恐怖的东西。

可怕。

实在是太可怕了。

白面书生还没来得及擦拭额头的冷汗,一只皮肤暗褐色的大手,蓦地拍上肩膀。

“痴儿,如何不悟!”

“不悟……”

“不悟……”

空灵的声音在空中回荡,叮叮当啷,铁环碰撞,白面书生一张脸上五官赫然挤到了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