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章、杨廷和:要做好造反打算!刘健:我老家被抄了!陛下到洛阳了?(1 / 4)

刘健书房。

礼部尚书张曻一一给刘健、谢迁、杨廷和、王岳斟满茶水,随后才回到自己的位置,也给自己加满。

但他也很快发现,茶水倒到他这里,没有了。

他也不在意,只是象征性的滴了两滴,便是放好茶壶。

还喝什么喝,他的膀胱又涨了,大概再有一会儿,他要上第三次厕所了。

现在,虽然有尿意,但先憋住吧。

只是……憋归憋,他也发现,太无趣。

几个老家伙在这里,彷佛玩憋尿和沉默游戏,一种无形时间煎熬,对他们来说,也是一种折磨。

但没办法。

几个人的煎熬,总比一個人在家惴惴不安的煎熬要好。

原因很简单……

八百里加急的消息发出后,他们也自知理亏,接着对未知的朱厚照的态度,他们也不能估计、不能揣测,哪怕他们已经做好了迎接皇帝怒火的准备,但在审判还没有到来之前……

到底是一刀,还是其他什么,尚未可知。

这段时间,最难熬,最揪心。

这三天,几人都处在这种状态当中,而且可以预见的是,这种焦虑等待状态,再快也要再等三天,一个不眠的三天。

探讨、复盘、未来的种种可能。

这三天,他们大门不迈二门不出,已经把该探讨的、该说的、该考虑到的都已经通通说了一个遍。

他们也把善后事情做了一个滴水不漏,做到了极致。

他们更是开展了京城官场的作风整治行动,要求所有人在接下来的时间都各司其职、恪尽职守,不准迟到早退!

他们也借着这个特殊时期,加紧了对京城人员的筛查检查。

总之,他们试图用这些事情来麻痹他们忐忑、煎熬的焦虑内心……

然而,事实证明,缓解不了一点,平静不了一点,他们也完全睡不着,闭不上眼。

“张大人,没有茶水了,你再去泡一壶?”

然后,这个时候,张曻倒茶的动作,都让他们几个全程关注了一下,见到张曻滴了几滴水,王岳都忍不住吐槽了一下。

“王公公,没,没关系。我暂时不渴,不用加,再喝,就要再方便一下了。”

王岳的出声,算是打破了无聊到煎熬的安静,张曻连忙也是摆了摆手。

“呵呵,说起来。还是张大人的身体好,消化得快……咱家就不行了,咱家要方便一下,张大人,要一起吗?”王岳发出了方便邀请。

谁要和你个太监一起方便啊。

“不了,不了。公公先请,公公先请……”张曻连忙拒绝。

“罢了,也不是很急。再等会吧……”王岳坐着没动,说话其实只是缓解无聊罢了。

这是几个人这下无声的默契。

只是,好不容易开了一个头,刘健、谢迁也不搭话,杨廷和在假模假样的看史记,书房再次恢复了令人尴尬的沉寂。

“算算时间,消息应该已经到金陵了吧。”

“然后……算算时间,太祖的忌辰,应该也差不多了吧。”

谢迁却是忽然起了一个话题。

这个话头一出,王岳、张曻顿时就感觉膀胱一紧,憋不住尿意了。

“嗯,算算时间,应该会到了。再加上这些天南方雨季……最迟天黑之前,陛下和金陵应该就知道这消息。”

杨廷和头也不抬的补充了一句,继续翻阅史记。

这一句一出,众人又沉默和紧张了。

不过此时,他们默契的没有继续讨论下去。

因为张曻忽然注意到了杨廷和翻阅的史记,记载到了汉武帝……这一页,让得张曻眼尖,恰好看到了一点东西。

“杨阁老,你看这个史记……让我想到了一个事情。”

“汉武帝茂陵,似乎也出过事情,被盗好几次,好像是在汉宣帝时期?当年汉宣帝,怎么处置的?”

是的,皇帝陵寝也不是没出过事!

最出名的,还属于汉武帝茂陵被盗的事情。

这个话题,让众人都来了兴趣。

“张大人记忆力不错。的确,茂陵好像就被盗过几次。据记载,第一次被盗,大约在汉昭帝始元三年,武帝死后才三年,他的茂陵就被盗了。被盗物品是西域康居国献上的玉箱、玉仗。”

杨廷和这才放下书,补充了具体案例:“第二次是汉宣帝元康二年,汉宣帝在位,被盗的是素藏杂经十三卷……”

“后面就是西汉末年赤眉军大乱……茂陵被乱臣贼子……”

“嗯?汉昭帝、汉宣帝……咱家记得,他们是大汉比较有权势的皇帝吧。武帝的茂陵被盗,他们作何处置?”

这个历史案例,直接让王岳都有些意外,旋即就果断好奇两位有权势的皇帝,怎么处置武帝茂陵被盗事件。

以史为鉴,他们或许能够找到一点参考。

尤其是汉宣帝,记载了可是明君,实权皇帝。

对自家太爷爷的陵寝被盗,不可能无动于衷吧。

他的话,不出意外让刘健和谢迁都忍不住看向杨廷和。

“史料没有具体记载……”

杨廷和摇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