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3章、罗斯福手把手教朱厚照解放生产力!十六为群和谐操碎心!(1 / 5)

人口优势。

大国。

朱厚照对此感受不深。

因为,无论大唐还是大明,一直都是这种人口优势的大国。

他一出生就带着大国心态。

可现在颠覆他认知的是,大唐、大明明明和美利坚一样是人口大国,美利坚的国家财富,譬如粮食、钢铁这些东西的产量,超过他们好几百倍。

粮食已经得知是高产的土豆、红薯,外加一些科技因素。

但钢铁,以及林肯给的那些武器,总不能是同样的人口,差距还那么大吧?

这是科技因素能填平的?

然后,还有更重要一点是,人口多收税多,这一点又违背了朱厚照的认知。

已知,大明至少从他老爸弘治元年,不……爷爷成华年间开始,基本上没有经过什么兵灾了,天灾也相对的。

被称为盛世,那人口肯定在增长。

然而,大明历年的财政税收,可是连连在下降的,甚至是他老爹驾崩,办葬礼的钱都没,这就搞笑了。

此外,人多对于大明来说,反而是一个麻烦。

譬如藩王太多,土地就不够分了。

全国的土地已经登记在鱼鳞册之中,完全没有多余的了。

美利坚反而从华盛顿开始,一点点扩张领土,保证了土地充足供应,有那么多土地,才能容纳那么多人口。

国情,还是不一样。

不过,吸纳外来移民……

这方面似乎可以借鉴一下,大明的百姓虽然够多了,可收税往往很难,也压了他们很多,他们身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负担。

如果吸纳了世界各地的葡萄牙人、西班牙人,专门向他们收税的话,貌似从这方面,的确可以增加朝廷财政。

但……这样这些外国人,无疑是抢了大明百姓的利益。

所以……想要人多,还是要开辟新的土地和新的国土,譬如得到克利夫兰口中说的土豆、红薯,让他们去大明周边种植,让他们上贡或者交税。

这样才能使大明的总体财富,得到增长吧!

朱厚照慢慢理清楚了人口增长对大明有益的方向。

届时,或许都不用他推动了,国内的百姓看到外国蛮夷在外面种地赚钱,肯定也会纷纷行动,大明只需要卡住这些出海关口,坐等收钱就行。

【唐僖宗李儇:克利夫兰,你的那些土豆、红薯,能给到朕吗?朕感觉也需要这些高产粮食!此外,朕虽然不理解你和罗斯福说的,人口多产生很多财富。但朕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……你们美利坚是因为吸纳外部百姓来种地,人口越多,产生的粮食越多,从小到大,差不多一百年的变强变大,自然是国家财富增长。】

【这是一個必然的过程。】

【但我们大唐不一样,朕一出生,就有那么多人口,那么多土地。】

【已经是周边最强了,好像没增长空间了。而且人口多,好像越是负担!土地兼并越发严重,反而会进一步让国家财富下降,缩水。甚至因为争利而产生战争,反而使国力下降。】

【这个问题,好像与你们描述的相悖。】

朱厚照果断也提出了关键问题,美利坚由小到大……对朱厚照而言,算是目睹了这样的成长式增长。

但结合实际,他们大明和大唐,已经是到了这种大国状态,好像没有参考借鉴的。

反而,大明和大唐,乃至所有东方的封建王朝。

遇到的问题都是,在土地限定情况下,如何把巨量的人口优势转化为真正人口红利。

转化不了,反而是一个负担。

人越多,土地兼并越严重,反而会使王朝加速覆灭。

显然,朱厚照已经认识到了生产力这个主要矛盾了。

【美烈祖·路易十六:对对对!克利夫兰,罗斯福,你们描述的这种人口增长带来的财富增长,根本和我们不同!我们已经过了人口增长带来的国家财富增长这个阶段了!现目前,是国内各种土地、粮食、钱都不够用这个问题。】

【人越多,我们法兰西反而越发麻烦!】

经过朱厚照提醒,路易十六也同样认识到了这个问题。

他们的情况,和美利坚不一样。

【美世祖·林肯:额……好像的确是这个道理。无论是法兰西还是李陛下他们的国家,都已经是天生的大国了吧。我们美利坚人口增长的优势,反而对他们是劣势。】

两人的发言,也是让林肯意识到模式不一样。

【美太祖·华盛顿:这个问题,好像我们没资格插嘴?】

【美宣宗·杰克逊:是啊,我这里才一千多万人口……这个问题,还是克利夫兰你们解答吧。】

其他诸如华盛顿、杰斐逊、杰克逊,已经参与不了这个话题了。

因为他们所在的美利坚,不配称之为大国,暂时没遇到这个烦恼,也没有这个视野。

【美英宗·克利夫兰:这……让我想想,我想想。李陛下,您这个问题,还真的是问到了我了。】

克利夫兰一时间不知道是被难住了还是反应不过来,需要思考。

【美世宗·罗斯福:两位陛下,你们问到的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