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章、疯狂的宝钞!金陵炒币众生相!藩王们是冤大头?(1 / 3)

西华门。

大明第一银行。

正是下午太阳最为热烈的时候,可再热的太阳,也抵挡不住金陵百姓们的热情,四面八方的百姓争相涌了过来,督军府不得不派兵维持秩序,这使得百姓排的队伍,都有两三里开外了。

这样的景象,甚至比前几日金陵危机时候,还要热烈。

刘海源他们没有排队,却能够站到前面,直观的看到了金陵全城炒宝钞的盛况。

“每人限购五两银子的宝钞……”

“宝钞也可以拿来卖了?”

他们也知道了宝钞限购的政策,看着一个个买到宝钞的百姓欢天喜地,像是中大奖一般,他们更加不理解了。

什么时候,被人当成厕纸都还嫌硌得慌的宝钞,也能引发这样的争抢局面。

是他们待在乡下太久了,一时间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吗?

他们甚至看到,一些百姓拿不出五两银子,却几個人凑着一起买的情况。

“哈哈,我买到了!买到了!一千六百六十五贯!一口价,十二两银子!谁要,再不要……晚上可就不是这个价了!”

“我要!我要!”

“十二两五钱!我要!”

“十三两!我要!”

他们很快理解了,金陵百姓为何如此疯狂。

因为当场有个百姓用五两银子买到1665贯宝钞后,竟然直接现场叫卖,一转手……五两银子,就变成了十三两。

然后,几个人喜滋滋的拿着现银,直接分了。

另外一个,再去跑到后面继续排队。

“这……这,这凭什么啊?为什么会有傻子愿意出两倍多的价钱?”

这现场交易的一幕,当即让刘海源他们这群市舶司提举小脑萎缩了,再次怀疑他们不认识这个世界了。

“傻子?哈哈……到底谁是傻子还不知道呢!”

“你们一看就是外地人吧,知道为什么明明那么离谱翻倍,还有人抢着要……当然是有更大的傻子啊!”

“看着吧,他们十三两收来的宝钞,等到那些藩王来,绝对能够十五两卖出去!那些王爷反而要抢着要!”

好在他们的疑惑很快解开了,在这炒币现场自然永远不缺专家。

这些专家们立即给他们科普了藩王收宝钞的必然。

“所以……现在的宝钞,绝对不是宝钞了!而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……”

“几位老兄,要不要也试一试,我刚刚买来的,十四两一手,只赚你们一两,你们只需要等到晚上,藩王们来收宝钞的时候,转手完全可以加到十五两一手卖给他们!”

自然,专家科普完后,开始给他们兜售宝钞。

金融市场就是那么神奇,这些人虽然不知道股票。

但现在也发明了一手、两手的交易专有名词。

“一手?是什么?”

刘海源他们再懵。

“一手就是1665贯啊!是陛下规定的百姓一人兑换的额度啊。6手就是差不多一万贯!届时转手就能赚五六两银子!”

“要是你钱多,完全可以一口气吃进六百手,恰好一百万贯!那些藩王如果看你是一百万贯的整数,还会加价!昨天有位王爷,就以七千两的价格,直接吃进了一百万贯!”

“这一转手,就纯赚六七百两的银子!天底下哪儿还有这么大的好事!”

专家立即科普了一个完整的交易链条。

“他们藩王……不是傻子吧,凭什么还要加价购买?完全可以分散收啊!”刘海源也不理解藩王了。

“呵呵!这么说,你就不懂我们大明的王爷们了!分散收,多麻烦啊!无非也就是节约一二百两的成本!我们大明藩王,那么有钱,百多年的财富……六千六百两和七千两,无非也就差了四百两银子……”

“如果你是王爷,有钱人,犯得着和我们这些丘八慢慢一个个收吗?”

“更何况……现在你们知道金陵有多少藩王么?保守估计有三十位了!”

“三十位,陛下好像已经规定了,每人必须要有一百万贯宝钞烧了才能表达对太祖的孝心!”

“现在金陵流通的宝钞,就陛下的那一千万,再加上民间保守的……最多五百万贯。”

“也就是意味着,有一半藩王可能收不到!”

“你是藩王,你敢不孝么?”

“另外一方面看……祭祖最多花费一两万两白银,很多吗?”

董哥专家好似很懂有钱人的心态,理论如同老母猪穿内衣,一套又一套,把刘海源他们唬得一愣一愣的。

但道理他们的确明白了……有钱人的确嫌麻烦,藩王也不在乎这几百两的得失,更何况还是祭祖那么隆重的事情,在他们福建福州泉州等地,为了祭祖花费个一两万两,也算是司空见惯。

可明白归明白,理解归理解。

他们还是无法接受这种赚钱模式,太超前和颠覆了。

“要不,试试……”

“我来十手试试?”

一群人有人立马被说动了,很快受全民炒币气氛感染,就想要掏钱也参与这种盛宴。

“慢着……要是藩王不收呢?这些宝钞,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