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一章 理道运转(1 / 3)

万道长途 大脑被掏空 2084 字 2023-02-21

理道不去追求解释‘为什么’,而是单纯的基于对观测和实验的经验证据,然后对自然现象进行描述,预测,理解,以及应用。 为什么,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桉的。 为什么树叶是绿的?因为里面有叶绿体。 为什么要有叶绿体?因为树木需要这个来光合作用生成能量。 为什么光合作用会生成能量?因为分子的化学作用吸收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。 为什么会有化学作用?因为光子会激发原子中的电子,导致产生化学反应。 为什么光子会激发电子?为什么电子轨道跃迁后会发生物质的化学变化? 不止这一个问题,回答了光子会激发电子的问题,可以继续往下问。 为什么有基本粒子?为什么有希格斯场赋予质量? ‘为什么’是没有尽头的,永远都会有为什么。 无穷尽的解决这么多为什么,追问到最后,哪怕真的找到了那条终极大道,足以解释之前的所有一切为什么,那么还是会有一个最后的为什么绝对无法解决,悬在头顶。 那就是:‘为什么会有终极大道?’ 你看,‘为什么’这三个字是必然无法解决的。 这也是理道所说的,不必去探究那个所谓的‘道’。 探究这一切的本质,最后得到的,只有虚无。 因此,理道认为,我们只需要研究世界本身就好,去研究分子,化学键,一样可以达到目的,不必浪费时间去追求什么解释一切的大一统理论或者万物理论,或者说,到万物理论也就足够了,再往上就不需要了。 本质不重要,也无法探究。 道不可窥探,那留给人们的,便只剩下理了。 用李启的话来说,就是总结规律,然后应用即可。 如果理道要研究生物,那就研究生物本身,研究细胞机制,研究生理特征,研究免疫反应,分类,DNA构成。 对于组成身体的分子和原子,直接‘默认’他们合该如此就行,研究他们是别人的事,我就直接用就好,为什么这样?不好意思,懒得考虑,也没必要去考虑。 所以,理道才会钻研于应用之上,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对术法和神通的开发之中,而不是那么重视道途。 所以,他们利用人道墨家的技术,开发了法宝之躯以及法宝流水线。 和巫觋们也有合作,李启曾经在广阳看见的天杀地杀之法也是他们鼓捣出来的。 和道门更是直接开发出来了外丹法,并且合作制造了诸如外雷法这种东西。 道门的核心正统法门,就是雷法,一直以来都是道门绝对的至高之法,但外雷法却做到了拿一颗珠子,丢出去就能轰出正统雷法的威能,实在是神奇无比。 和灵道看起来也有关系,灵道的逻辑和数学一直都是理道的学习目标之一,武道的诸多技法,理道更是直接拿来用,也不管版权什么的。 天演之道的东海,他们也与真龙们合作,搞出来了‘东屿’这么个巨型傀儡,在东海上随便游荡,还直接造了六千多个。 这是一个只专注于应用实际,专注于将‘道’转变为‘术’的道统,他们当然也会探索很多的东西,他们的终极目标是‘穷万物之理’,也就是摸清楚世间万物到底是怎么运转的。 但是,他们不会去探究‘为什么会是这样运转’,而是去亲眼观察,记录,积累经验,然后实际验证,知道确实是这样运转的,然后写出一条‘理’,确保这个东西就是这么回事,那就行了。 我知道这个东西是这么运转的,性质是这样的,我可以利用这个物质的性质,让其能够为我所用,那就足够了。 不必思考为什么,交给其他人吧,其他道途都想找呢,我们用就是了。 而且,理道也并非完全胸无大志。 理道其中还是有一部分人觉得,探究理,也就是探究道。 等发掘了所有的‘理’,也就是理道的目标“穷尽万物之理”。 那么,道自然也就现身了。 我已经摸清楚一切了,那么……整个世界对我再无秘密可言,道自然也就脱去它神秘的面纱,袒露在理道的面前了。 和王惇在路上的侃侃而谈,让李启收获颇丰,也让李启更加了解理道的运转方式。 同时,他也理解了为什么理道会如此专注于研制和打造法宝。 作为一个没有太多人文思想和自我桎梏的道统,理道所有的东西都朝着实用出发,而将术法落到实用的最佳方式是什么? 什么?自己修行?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而且很多道统的术法都是互相冲突的,比如人道的规矩之法,和巫觋的人身小天地外扩,这两种法门就是完全冲突的,不可能同时存在,甚至都不能同时修行,因为各自的道是冲突的。 所以,自己修行是最蠢的,最没用的。 想要什么都用,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道具流。 把这些术法全部模块化,做成法宝,做成阵盘,甚至做成一次性消耗的物品,掏出来即用,随时摆出来就可以随时生效。 直接把武道技法刻在法宝之躯上,武者需要亿万次的挥拳才能把‘挥拳’这个动作刻在心中,变成本能,但法宝之躯插上去就能做到七七八八的效果,而且不用费脑子。 将正统雷法做成的宝珠装在包包里,道门之人需要拿到正统传承,苦练几百年才能学会的五雷正法,直接丢出去就有,还能一次性丢一包,瞬间炸平一切。 巫觋擅于诅咒?那就把诅咒的稻草小人复刻下来,提前预制好,到时候拿到诅咒需要用到的血和头发,绑在草人上,然后写上名字,就能直接天杀诅咒。 天演之道,演化出了诸多身体强横的怪物,有着种种奇异特性?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