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九章 打算(1 / 3)

万道长途 大脑被掏空 2104 字 2023-02-21

马倌帮李启从水井里提水,然后倒掉污水,累的哼哧瘪肚的。 打水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,一般来说,挑水都是最苦最累的。 其实根本没必要,李启一挥手就能用水气凝聚出纯净的水,其中还蕴藏着阴气,能让老马觉得凉爽舒畅,祛除他的燥热。 就这普通水井里打上来的水,根本压不住老马作为龙驹的血热,还得李启端过来之后重新加工一下。 而且,脏水也不需要收集之后倒掉,李启打一个响指就能用阳气把水蒸干。 但如果这么做了,这马倌就会诚惶诚恐,怕的要死。 虽然做的是无用功,但他总要做些什么才会安心下来。 李启也不说话,就这么看着他忙碌。 他是为了什么忙碌呢? 为了生存?为了消弭心中产生的惶恐? 李启觉得都不是。 李启思考之后,得到的结果是,是这个世道,在帮他忙碌。 这是个普普通通,没什么见识的凡人。 运气差出生在了百越,运气差是个平民,运气差又恰好不聪明。 所以,他没有自己的道,没有自己的准则。 但人又怎么能没有自己的道呢?人不可能没有,如果没有,那就是死人。 所以,这个世道,便成了他的道。 这个世道告诉他要敬畏强者,于是他便敬畏强者,无条件的敬畏,哪怕是被杀死也不会反抗。 李启有自己的道,而李启的道会在那个时候告诉他反抗,哪怕是螳臂当车。 这世道却让这个马倌不要反抗,它告诉这个马倌要在这个时候献殷情,要在这个时候屈服,要在这个时候忙碌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,哪怕这会让他累得半死还半点用处都没有。 多少人有自己的道? 多少人,又被这个世道支配? 但世道,又真的一定差了吗? 李启甚至可以说,包括唐国在内,大部分人是随波逐流的,只是他们那边的‘世道’,要好得多。 唐国的人,只需要跟着‘世道’走,那他们就可以远超大部分人自己思考出来的道,他们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在唐国生活,学习,自然而然的就能浸入人道之中,以世道为己道。 人道,可比绝大部分人自己领悟的道要强的多的多,很多域外的所谓‘己道’,在人道面前简直不值一哂,根本没有可比性。 但,有自己的道的人,以心中之道为行为准则,他们没有沉入世道之中,特立独行,是好是坏呢? 李启一时之间陷入了疑惑。 因为这个问题,在他身上显得尤为深刻。 他想要走出自己的道,这是母庸置疑的,但最终的结果,却是这里拼一点,哪里凑一点,各家思想都吸收了一些。 那么,李启到底是走出了‘己道’,还是依然桎梏在‘世道’之中呢? 只不过这世道比较高深,乃是整个‘天下’的世道。 看着那忙忙碌碌的马倌,李启目光有些恍忽。 马倌不知道自己沉沦于世道,依然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忙忙碌碌。 李启站的比这个马倌的位置要高些,所以他看得见马倌的此刻的庸碌。 那……自己和这个马倌,有区别吗? 在那些站在更高层次的人眼中,自己所做的是否也是这个马倌类似的事情呢? 思考着这些事情,李启突然摇了摇头,自言自语道:“罢了。” 老马疑惑的扭头看来。 “没什么,你自己蒸干,我去休息一下。”李启起身,不再思考那些事情。 就算自己真是一个忙忙碌碌,身不由己的马倌,那停止做事也是不对的,哪怕现在所走的路是错的,也不代表那毫无意义。 道途并非是一条通天坦途,会有岔路,甚至会走错路,走岔路,乃至于掉头往回走。 但总是要走的。 现在李启回忆起当初每日练武的日子,也知道那其实是毫无意义的,如果能回到过去,哪怕不练武,他也不会有半点损失,还会有更好的选择。 但如果不练武,就不会有如今的李启。 就好像那个马倌一样,无论如何,他都会以自己的方式行动下去。 只是,李启觉得,以后或许可以用其他视角来审视自己。 如此一来的话……李启突然觉得,似乎,当前的诸多道统在体内融合的事情,似乎就没有那么的……紧迫了。 你想想看。 当站在更高的角度看,很多事情,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。 那自己体内的道统之争,似乎也可以如此搁置下来,这只是暂时的冲突,只是因为自己的水平不够。 解决当然是要解决的,只是……没有之前自己认为的那么绝望了。 这不是一个解决的方法,只是,让李启能够乐观一点的视角而已,类似于绝症患者突然听见有人在研发新的特效药一样。 虽然药还没到嘴里,甚至能不能研发出来都是个问题,但总是个宽慰。 这个结论一得出来,李启顿时觉得人身小天地的之中那种尖锐的矛盾都减缓了许多,人巫之道,佛魔之道,似乎都没有那么对立了,不再那么急切的需要道门的阴阳调和之法来作为缓冲。 道门的道统,虚构了一条统辖一切的大道,这条大道先于一切存在。 所以,在这条终极大道面前,一切矛盾都是可以调和的,道门最常见的那副太极图,就是在述说这个观点,乃至于‘道门’这个名字,都是以这条大道来命名的。 所以李启之前就是在用这点,调和了体内人巫尖锐的矛盾,防止了爆体而亡。(详见第二百九十五章) 佛魔之争也是如此调和下来的。 而现在,他似乎……不需要道门之法进行调和,也能让他们融洽相处了。 不对,不是不需要用道门之法进行调和。 李启马上察觉到了不同。 而是……道门